孩子長不高怎麼辦?本篇從醫師觀點解說兒童長高運動的原理、實證效果與年齡建議,教你用正確運動幫助孩子提升身高發展潛力。
作者: 蒔蒔診所主治醫師 兒童內分泌科 李心茹醫師
前言
身高是多數家長關心的議題,不少人詢問:「我家孩子可以再長高一點嗎?」除了先天的基因影響,後天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睡眠與運動,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展。其中,運動是一個重要、卻常被低估的因素。
本篇文章將從實證及證據醫學觀點出發,說明運動如何促進孩子的身高成長、建議的運動種類與時間,以及不同年齡層的運動重點,協助家長建立正確觀念,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促進兒童成長發育:為什麼運動是關鍵?
身高發展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重要議題。除了遺傳因素外,運動、飲食與睡眠等生活習慣,也深刻影響孩子的成長潛力。其中,「運動」是一個關鍵卻經常被低估的影響因子。
醫學研究證實,中等強度以上的規律運動,能有效刺激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進而促進骨骼成長與身高發展。人體的身高主要由長骨(如大腿骨、脛骨等)生長板的細胞分裂與增生所決定。當生長板尚未閉合(通常男生骨齡16歲、女生骨齡14歲以前),骨頭仍有長高的潛力,身高發展仍在黃金期。
運動對長高的4大好處
運動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式促進身高發展:
- 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研究發現,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可以促進腦下垂體釋放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正是促進骨骼成長的關鍵荷爾蒙。運動後1~2小時內,生長激素的濃度可明顯上升,此時正是長高的關鍵。 - 增加骨骼承重刺激:
跳躍、跑步等重量負荷型運動可以刺激骨細胞活性,促進骨質生成,有助於骨骼健康與身高的成長。 - 改善睡眠品質:
運動可幫助孩子入睡更快、睡得更深,進而提升生長激素的夜間分泌(人體約有七成的生長激素於深睡期分泌)也會助於身高的增加。 - 維持理想體重與體脂肪比例:
過重與肥胖可能導致性早熟、干擾生長激素作用,運動可幫助維持健康體態。
不同年齡層的運動建議
嬰兒期(0~1歲)
- 重點:促進感覺統合與粗大動作發展
- 建議內容:
- 尚無法自主動作的嬰兒:每天累積30分鐘趴姿時間(tummy time),可分次進行,由成人陪伴觀察,促進頸部與軀幹控制。
- 可開始自主動作的嬰兒:依其發展階段鼓勵抓握、翻身、坐起、爬行、站立或走路等活動。
- 注意事項:不需追求結構化的「運動課」,而是透過遊戲與探索讓孩子動起來。
幼兒期(2~5歲)
- 重點:培養多樣身體動作與協調性
- 建議內容:
- 每天應有至少3小時身體活動(包含行走、跑步、騎腳踏車或三輪車、跳躍、踢球、丟球等等)
- 活動應分散於一日中進行,避免疲勞。
- 注意事項:
- 坐式生活型態(如安全座椅、推車等)每次不超過1小時。
- 不建議接觸電子產品(如電視、平板、手機等)。
國小學齡以上(6歲以上)
- 重點:建立運動習慣、強化骨骼與肌力
- 建議內容:
- 跑步、跳繩、游泳、球類運動(籃球、羽球)
- 體操、舞蹈、武術等提升柔軟度與平衡力的活動
- 運動時間:建議每天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運動,其中包含3次以上每週的跳躍類運動(例如跳繩、打籃球),可增加骨質密度。
注意事項
⚠️ 注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久坐、玩手機或電視。每坐滿1小時,至少起來活動5~10分鐘。
✅ 中度活動:
從事10分鐘以上時,可以一邊活動一邊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的強度。
✅ 劇烈運動 :
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一邊活動一邊輕鬆說話的強度(如跑跳、追逐遊戲)。
如何選擇適合的長高運動?
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最好的運動」。雖然常見的跳繩、籃球、慢跑等運動被廣泛認為對骨骼發育與身高成長有幫助,運動的關鍵在於「多樣化 + 規律性 + 有強度」。每一種運動都有其獨特的生理刺激與發展價值,關鍵在於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活動量,以及是否能規律地參與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
理想的情況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多樣化的運動型態,會比單一運動來得更有幫助。像是心肺耐力型運動(如慢跑、游泳)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與代謝,協調性與全身參與性高的活動(如球類運動、體操)則有助於動作控制與核心肌群的發展,而跳躍類運動(如跳繩、籃球)則提供骨骼「適度衝擊」,刺激骨細胞與生長板活性,對身高成長尤其重要。
「運動不只能幫助孩子長高,也有助預防未來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前後是累積骨本的關鍵黃金時期,也就是一生中骨質快速成長與密度增加的黃金階段。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在生長高峰前後約兩年內,平均可累積成年期約26%的骨礦物質。因此,這段期間規律進行適當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高發展,更是為未來的骨骼健康打下基礎,預防成年後骨鬆與骨折風險。
與其追求特定的「長高運動」,其實「持續動起來」才是孩子長高的關鍵! 不如從今天起,讓孩子每天動起來、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60分鐘以上的中等到劇烈身體活動,是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基本需求。只要活動有做到、時間夠,並避免長時間久坐或沈迷於電子產品,其實無論是哪一種運動形式,都是對孩子的骨骼成長與整體健康有益。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運動,一起長得高、長得好、長得更健康。
不同年齡層的運動建議
除了促進身高,規律運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還有許多好處:
- 提升免疫力與體能
- 增強自信與情緒穩定性
- 改善專注力與學習表現
- 建立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能力
家長怎麼做?5個運動育兒小撇步
- 陪伴是關鍵:最好的運動推手是爸爸媽媽!陪孩子一起跑步、打球,比單獨督促更有用。
- 固定作息:將運動安排進每天的日常,如晚餐後散步或每週末運動時間。
- 少量多次:不需一次運動很久,分散在一天中累積60分鐘也可以。
(不過每次要達10分鐘以上) - 鼓勵但不強迫:孩子喜歡的運動才做得長久,避免以懲罰或比較方式逼孩子運動。
- 創造遊戲感:設計闖關、競賽、家庭運動日,讓運動變有趣、有成就感。
📚 參考資料
-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指南》。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嬰幼兒身體活動建議》。
- 教育部體育署(2021)。《110年全民身體活動指引》。
- MacKelvie KJ, Khan KM, Petit MA, Janssen PA, McKay HA(2003)。
學校運動介入對女孩骨骼健康的實質效益:一項為期兩年的隨機對照試驗。刊於 Pediatrics, 112(6), e447–e452. - Strong WB, Malina RM, Blimkie CJ, Daniels SR, Dishman RK, Gutin B, Hergenroeder AC, Must A, Nixon PA, Pivarnik JM, Rowland T, Trost S, Trudeau F(2005)。學齡兒童身體活動的實證建議。刊於 Journal of Pediatrics, 146(6), 732–737.
結語:孩子的成長需要「動」起來
身高的成長不是只能靠「等著長」,運動是每個孩子都能掌握的成長鑰匙。運動不只讓孩子長得更高,還會更健康、更快樂。從小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不只是為了今天的身高,更是為了未來的健康人生!
蒔蒔診所:時時刻刻為您守護孩子的成長發育
「蒔」有養育之意,日文為守り(mamori),亦有「守護」的含意。我們不僅解決兒童疾病需求,更專注於有特殊需求的孩童,包含營養諮詢、成長發育、青春期早熟、心理陪伴,以及母乳支持等。透過專業醫療團隊時時刻刻陪伴著每個家庭攜手育兒,提供最佳照護品質與全方位支持,守護每一個孩子的健康。
.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評估治療
.多元化跨領域專業醫療團隊
.精緻個人化醫療照護服務
.專責個管師全程追蹤關懷
.全面、全程、全家的健康照護管理,呵護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小森林兒科診所:為您守護孩子的每一天健康
小森林兒科診所提供專業的兒科疾病診察及完整的公自費疫苗服務,包含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認識流感、👉了解流感副作用)、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認識肺炎鏈球菌)、腸病毒疫苗(👉認識腸病毒)、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認識腦膜炎)、RSV長效型單株抗體(👉認識呼吸道融合病毒、👉認識RSV長效型單株抗體)及其他多種自費疫苗,請透過我們的官方LINE進行網路預約、電話預約或現場掛號。讓您的孩子享有全面的保護,現在就來預約疫苗施打,為孩子的健康建立堅實的免疫防護盾。
- 官方LINE:加入好友,點擊選單「線上掛號」,預約一般門診時段即可。
- 電話預約:
- 蒔蒔:03-5506638
- 關埔:03-5670033
- 嘉豐:03-5506670
- 診所地址:
- 蒔蒔:竹北市嘉豐南路一段145號
- 關埔:新竹市東區慈濟路3號
- 嘉豐:竹北市嘉豐南路一段149號
- 官方Facebook:
作者:李心茹醫師 蒔蒔診所主治醫師
專長:
兒童生長發育(身材矮小、性早熟)
兒童青少年肥胖
兒童一般疾病
兒童感染疾病
健康篩檢與疫苗注射
嬰幼兒與兒童發展評估
現職:
小森林兒科診所(關埔)主治醫師
小森林兒科診所(嘉豐)主治醫師
蒔蒔診所主治醫師